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沙县人
都知道
沙县东门
这四个字承载着无数沙县人的回忆
由于2010年的拆迁
曾经一度以为它终将消失

昔日繁荣的东门老街
2017年东门历史文化街区被公布为福建省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后,逐渐停止了对街区的不适当建设,同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,开始编制街区保护规划,启动街区保护工作。



东门四巷改造项目总投资约2076万元,街巷长约1115米,建设范围包括建国东巷、文昌门巷、新巷、谢厝巷等,形成“两横两纵”的交通骨架,围绕“抚今追昔”、“求知问学”两个主题开展立面改造和修缮。其中街巷铺装8085平方米,街巷立面改造8437平方米,绿化980平方米,沥青路面改造1900平方米,铺设雨水管沟885米、污水管网1774米、弱电管网1816米、强电管网1491米;另配套建设门楼4座、驿站1座、亭廊1座、文昌庙1座以及人工墙绘等。
位于建国路东侧,建国市场东侧,全长约330米。将以砖石材料为主的传统街巷铺装,以传统建造工艺协调街巷两边建筑,重塑传统风貌。同时对管线管网进行梳理,完善街巷设施。





实景图


效果图
路亭节点整治:路亭重建于1990年,以传统工艺修缮路亭,突出古建细节;场地周边遗存有7处夯土残墙,保留和利用残墙作为重要的环境要素。综合整治周边环境,提升现有池塘和菜地,并结合现有南侧围墙内空地配置驿站不休息连廊,完善配套及凝聚人气,对现有珍稀食用菌场加以改造利用。

实景图


实景图


全长约250米,属一类保护街巷,将以砖石材料为主的传统街巷铺装,以传统建造工艺协调街巷两边建筑,重塑传统风貌。同时对管线管网进行梳理,完善街巷设施。



实景图


效果图


实景图




新巷是街区内重要的横向通廊,位于建国路东侧、自然资源局东侧,全长约275米,属一类保护街巷。新巷西侧连接建国路,街巷较为狭窄,宽度约3-5米不等,是小学生上学的通道之一。


实景图




实景图





新巷与建国东巷衔接小巷整治:该巷为新巷与建国东巷之间连接的小巷,属三类保护街巷,没有具体名称,全长约85米。保护其街道走向,整治不协调的建筑界面,织补已消失的界面,新建建筑的风貌需与传统风貌相协调。
规划集散广场周边居民较多,建筑空间格局较好,可通过民间整治,引入沙县小吃,完善入口配套服务设施,同时凝聚人气。


位于实验小学西侧,全长约175米。街巷较为狭窄,宽度约2.5-3.5米不等。




实景图
谢厝巷入口整治:整合街巷入口空间,既作为街巷的形象入口空间,也作为家长接送的等候休息区。




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嘛
这
只是个开始
...
沙县版"三坊七巷"
值得你期待!
图片:蜗牛
来源:沙县资讯网、沙县区融媒体中心、沙县自然资源局